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ushuwu.com

第61节(2 / 4)

主要是靠粉丝经济收割韭菜。“高端”的产品, 那就是另外一种玩儿法了。

顾盼当初刚刚觉醒前世记忆, 查询这个世界影视圈的情况时, 曾发现这么一件事。

几年前, 一家上市影视公司签下了一位颇负盛名的电影导演,并与这位导演签了对赌协议。协议要求这位导演要在五年内为公司盈利七个亿,要是完不成任务, 差多少, 这位导演得自掏腰包现金补偿。

她当时就察觉到这其中的猫腻,刻意关注了一下事态的发展。

五年期满正好是今年夏天。这五年间, 这位导演拍了六部戏,每部都是大投资大制作,但遗憾的是,这六部戏的总票房加起来也就不到十六个亿。根据这家公司的财报显示,扣除成本,这六部戏的纯盈利最多四个亿出头,这位导演倒赔了近三个亿。

她记得十分清楚,就是她去草原探班《昭武风流》的那段时间,这事不但在网上闹得甚嚣尘上,还上了一些纸媒。舆论沸沸扬扬,要么在“声讨”这家公司太过“黑心”,要么感叹那位导演过于“老实”被人算计,总的来说,风向是往同情导演的这个角度来吹的,就连那六部戏中明显大失水准的那两部戏的黑锅都快甩得一干二净了。

这种发展着实没超出她的预料,也确实把她给笑得够呛。

外行人只看见这导演白干了五年,费心费力拍了六部戏不说,还得倒贴三个亿,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对赌协议之前,双方签约之初,这家公司就花十几个亿收购了那位导演名下一家公司的部分股份。看账面收益,那位导演哪里赔了,根本是大赚特赚,更何况,还有其他隐性的收益。事实就是,对赌协议能不能完成根本就不是事情重点。

那,这家公司费钱费力搞这么一件事出来的用意何在?总不至于说,他们就是喜欢做慈善,白白送钱给那位导演吧?那当然不是!

这件事的重点在于,大导加盟,六部大投资大制作,再加上对赌协议的刺激,这家公司的市值在五年内翻了好几倍,从几十亿一跃到几百亿!这何止是“暴利”两个字能说尽的!股民比粉丝数量更加庞大,兜里的钱也更多,收割的规模和力度岂能同日而语?

此外,那位导演在这六部戏中大胆启用了不少新人演员,捧出了好几个影坛新秀,走得最快最稳最高的那一个,已经拿了两个影后!这位新晋影后,同样出自这家影视公司旗下,为刺激股价的新一轮攀升贡献出了应有之力,并且可以预见,还会为持续出力许多年。

在这件事当中,那位签了对赌的导演是资本的工具人,那六部戏,还有包括新晋影后就在内的那一批影坛新秀很显然,就是高端的产品了。

除了收割热钱以外,不管是低端还是高端的产品,都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洗钱。

电影行业,不管是哪一年都会出现那么几部片子,号称大投资大制作大班底,请了当红的明星,拍出来的效果却像一堆狗屎,明明差评如潮,上座率却莫名其妙地偏高,尤其是偏远地区、凌晨时段。最后一统计,总票房相当不错……这究竟怎么回事,懂得都懂。

最可笑的是,有些心里没数的粉丝,还把这情况归功到自家“哥哥”“姐姐”头上,认为是什么所谓的票房号召力,他们的“哥哥”“姐姐”不但乐见于此,还推波助澜,实在不知道该叫人说什么才好。

顾盼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两次剧宣也没少利用粉丝,但相比起来,第一,她从没有千方百计巧立名目剪粉丝的羊毛,第二,她还实打实的拿出了两部可以说比较优秀的作品。这么看,她觉得自己真的算是业内良心。

这些操作,在行业内,尤其是那几家大公司之间,都是心照不宣的。由此,衍生出了圈子里最核心的一条规矩,行内人不能揭内幕!

大伙儿都玩这一套,谁都不干净,那就只好互相制约互相打掩护,谁也别想着拿这些做文章,把窗户纸往破里捅。你今儿要敢揭我的遮羞布,就别怪我反手扒你的裤子!

话再说回来,资本要借助这些“产品”赚钱,也要防着他们,免得他们哪天因为外界的吹捧飘了,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时糊涂,反捅一刀,对他们要有绝对的控制力。说的好听点儿的,叫控制力,说的不好听,不就是把柄?

这些被资本选中的人本身可能就自带了把柄,譬如说入行之前的种种不可言说的黑历史,明面上公司一定会遮着掩着,迎合粉丝塑造出各种的人设,实际上,证据全都捏在手里。

肯定有人要问,难道所有人都有黑历史,就没有真清清白白出道的?有,但出道前清白不代表成名之后依旧清白。没有黑历史,没有把柄,可以现造嘛!

你刚接了一部戏,一进组就是几个月,公司说你这不行啊,得保持热度,我给你接了什么什么综艺什么什么活动,你赶紧去,这边我给你找俩替身拍着。你不同意?那边合同都签了,你不同意那就赔钱!最后替身这事儿要是爆出来,责任肯定不是公司担着,这算不算是把柄?

你是一个歌手,公司给你买了几首歌,直接对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